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谓多疑心细。早先,崇祯皇帝派那个正直太监去广西的目的,是实地窥探海盗刘香是否真如熊文灿前疏所报已被消灭。这就是说,对于当时的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的话崇祯皇帝并不完全相信。这也怪不得皇帝多疑,因为在此之前熊文灿曾经有过黑嘴的劣迹,在失陷四官的那次拙劣招抚之后。尽管其言上达天听之后当即朝野哗然,尽管言官兵科给事中朱国栋拜章严词弹劾,皇帝最终对熊文灿的发落也只是降级留任,但有此一次崇祯皇帝对他的印象便从此打了折扣。所以皇帝才对刘香未死的流言将信将疑,也才有了后面的事情。但遣太监假借前往广西采办的名义去考察实情,这种细密让我心寒。试想明代厂卫密布,两广福建之地又不乏巡按御史、巡抚等身负监察之责的官员,如果嫌厂卫介入太过生硬粗鲁、太扫熊文灿面子的话,为什么不责成各巡按御史、巡抚据实回奏呢?因为他熊文灿本人就兼着右佥都御史的职衔!所以皇帝索性连各级御史也抛开了。

所谓轻信倾信。要取得崇祯皇帝的信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之前的一次谎言,使得他对现任总督熊文灿产生了不信任感。同样,对于之前还不完全信任的熊文灿,在得到太监回奏与杨嗣昌举荐之后,崇祯皇帝就此认定非此人不足以平贼。前后时间极短、完全相悖的一个一百八十度反方向高难度大转弯,崇祯皇帝完成了。无法解释。说他宠信阉宦轻信太监也好,说他完全信任杨嗣昌爱屋及乌也好,说他凭一己之好恶独断专行也好,总之,他现在也信任熊文灿了。信任之后,便放手任他去做。尽管熊文灿本人到任初期不大给皇帝争脸,一会儿一个坚壁清野,一会儿一个“杀贼偿死”,皇帝尽自“怒”、尽自“谯让”,却也还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直到张献忠复叛左良玉兵败,才最终下决心拿掉他,可惜为时已晚。代替熊文灿的杨嗣昌更是如此,履职之后贼势大炽、将领不和、举措失当,直到失陷襄阳襄王遇害后仍信任不移。这或许可说是,倾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