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诗中提到的“王姬”,是周王之女的专称,这个称呼至少流行到战国后期。在那礼崩乐坏之际,“同姓不婚”观念逐渐淡薄,女子称谓中对姓的强调也不再那么固定,再加上乱世中社会管理混乱,许多慕姬姓称谓高贵华美的女子也不在乎自己姓不姓姬就冒称起来,谁知此风成尚,到最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姬”这一度至高无上的古姓最终竟演变成为少女的代称。“王姬”的称号不再显眼特别,王女才逐渐称起了“公主”。而且,公主这个称号也和周代的礼俗有关——周王之女当嫁于诸侯,而在细致入微的礼法中,为了体现周王对亲家诸侯的尊重,周王就刻意“避让”自己至高无上的身份,所以不会亲自为女儿主持昏礼,而请另外一位同宗或同姓的诸侯代劳。诸侯被尊称为“公”,故此,“由公主婚”的王姬逐渐被称为“公主”;同样的道理,诸侯之女嫁于诸侯,身份相当,自然可以由自己的父亲主昏,所以诸侯之女便被称做“翁主”。

周灭殷商,接手了偌大的家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去管理。而打到天下的武王却子嗣稀少,他本人四十开外才有了嫡子。好在其父文王子嗣众多,能够为大周的基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手,从而顺利促成了殷商邦盟制向周代分封制的转变,奠定了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历史性进步。在那时,振兴家邦的职责并不仅仅是周室男子的专属,诸位王姬也以比较静息的方式默默投入了自己的贡献。自古天下创业中男女都不能置身世外,只是男人拼性命,女人拼身家,对王姬来说,她们唯一能为家国奉献的方式便是自己的婚姻。武王的嫡子见诸史册者只有两位,分别是即将承担天下重任的太子诵和封得近畿重地的王子虞。除此外,史料中还可以看到武王的两个女儿,自然,她们也承担起了沉重的历史使命——长女太姬嫁帝舜后裔胡公于陈,太姬之妹在若干年后也踏上了远去齐国的征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