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了一系列面对国内及其他国家的招才纳贤的政策和诏令,使得秦国再次广开任用贤人的大门,从此之后,客卿不断地从东方各国涌入秦国,他们将秦国以外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带入了秦国,提升了秦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水平,这些客卿对秦国的强大而付出了自身的贡献。

卫鞅

卫鞅,姬姓,卫国公子,他“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在魏国宰相公叔痤的麾下为家臣,其受到魏国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他受到魏相国公叔座的极力推崇,数次举荐于魏王,但魏王并没重用他。当卫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并欲收复秦之失地后,他便携带李悝的《法经》去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他三见秦孝公并提出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其中的霸道就得到了秦孝公的赞许和支持,法家治国思想也从此扎根于秦国。他任左庶长开始变法,俗称“商鞅变法”,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他晋升为大良造。

“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有功则赏,有罪则罚”,他吸取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国和楚国变法的经验,综合秦国具体状况,将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废除井田制,扩大田亩制,重农抑商,彻底将农业提到国家政策的首要地位,抑制商贾的社会地位和打击投机倒把、损害农业经济的行为,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生产,奖励垦荒,促进小农经济发展,以此奠定了秦国充沛的恢复能力和国家坚固的基础。他推行县制,制定严格的法律,在秦国范围内统一度衡量,同时还削弱贵族权力,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权。他提倡战功,禁止私斗,制定十六等级的军功爵制,有力地加强军队战斗力。为了使法令有效施行,打击反对变法的贵族,焚烧诗书以明法令,使得变法贯彻实行。秦国也由此而富国强兵,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