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上计掾这个职位,究竟有没有前途?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汉末的一般晋升体系。

前面讲过,汉朝的太学生毕业之后,有一次毕业大会考,成绩分甲乙二等,甲等入中央为郎官,乙等下基层当吏员。郎官如果做得好,会下基层挂职锻炼,比如担任某地方县令之类,然后再升迁为郡守或者直接调回中央,前途是最光明的;吏员做得好呢,有机会进中央为郎官,也就是说在晋升过程中比甲等考生慢了一步。当然,为郎为吏,除了太学生的考试,还可以由中央和地方察举。

汉朝这种晋升体系,对社会影响巨大,钱穆先生称之为“郎吏社会”。

上计掾,是吏不是郎。但是,上计掾是吏中的肥缺。简单来讲,如果说郎是第一等,吏是第二等,那么上计掾就是二等中的头牌。

上计掾担任什么工作呢?这需要了解一下汉朝的上计制度。黄仁宇先生批评中国古代没有数目字管理,其实这个观点大可商榷。汉朝的上计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数目字管理。

上计,顾名思义,就是统计了相关数据,向上汇报。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温县的县令,你在每年大约七八月份的时候,要统计了今年温县的户数人口、钱粮收入、财政开支、治安情况等等有关数据,制作成一本“算簿”或者叫“计簿”,毕恭毕敬地上交给河内郡的上计掾司马懿。司马懿汇总了各县的计簿,进行核对和验算,然后整理成郡级的计簿,在十二月份亲自跑到京城洛阳,呈递给司徒,甚至有时候皇帝会亲自接见上计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