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短期来看,GDP、供给、需求这些数字都对于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从长期来看,这些都是过眼烟云,不过是数字而已,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还是数字背后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而这是要靠全体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埋头苦干的。不过,当年轻人们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每天为了还房贷而奔波时,他们是没有办法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奋斗和创造的。我们常常说国人目光短浅,不能沉下心来做事,而西方人做事更踏实,追求长远的目标。可是,我们不敢奢望像西方人一样拥有高福利,只要年轻人们的负担稍微减轻一些,房价比现在降低一半,看看现在年轻人们是不是会更踏实,更有创造力。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文章,说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思想最活跃,最有创造性也最人才辈出的年代。在那个时代,一个教授的月收入是400~600银元,副教授是260~400银元,讲师是160~260银元,这是1927年国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大学教员薪俸标准。当时的物价水平如何呢,在北平,一个银元可以请一顿涮羊肉,上海一个银元能买两份西餐。而在北平,一个四口之家,80银元就足以维持体面而正常的生活。胡适1917年刚入北京大学做教授时,薪水260银元,当时和同乡合租了一处房子,房租一个月是六个银元,平均每人分摊三个银元,在北大的食堂包伙,每个月开销不到六个银元,而且伙食很丰盛。这样的生活比他在美国要优越的多,所以胡适很满意,从此就安心于学术研究了。如果今天的中国能够回到低税负、低负担、高个人收入的时代,年轻人们不用在为了工作、房子、结婚、孩子、子女教育这些问题而整日奔波时,他们自然也就能将精力用于个人能力的培养,能够踏踏实实的做学问和工作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