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晋朝的权力部门是尚书台与中书省,只要染指这两个部门就可以洞悉政局的任何风吹草动。以往历届执政为了便于干预政事,都给自己“录尚书事”,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政事处理与人事任免。比如杨骏先是“录尚书事”,后来觉得不满足就又“录朝政,百官总己”;汝南王也是“录尚书事”;赵王未得志前求“录尚书事”,被拒绝之后才怀恨发动兵变。

从赵王开始,执政者野心膨涨,区区“录尚书事”已经无法令人满足,他们渴望更大权限。于是赵王篡位之前担任“相国”、“依宣文辅魏故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就像当年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操纵曹魏小皇帝一样控制晋惠帝;齐王在专权方面也不遑多让,“拜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如宣、景、文、武辅魏故事”。

长沙王刻意保持低姿态,避免步齐王后尘,为此他仅仅保留军职,并没有兼任文职干预政务处理。因此严格来讲,长沙王不能称为执政,他只是卫戍京畿的军事长官。

当然那时朝廷纲纪已经大坏,长沙王肯定会以军职直接干预朝政,但是长沙王即使干预朝政,他也无法做到专权。齐王当初架空惠帝的朝廷,在洛阳另组军政府,政由己出,长沙王没有能力也不愿意仿效齐王,那只能将权力交还给朝廷,而当时尚书台与中书省的长官都不是长沙王的亲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