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进入十六世纪后,英国的毛纺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从业人员达百万以上,占英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毛纺业成了英国的民族工业。毛纺织品除了满足英国本国的需要,大部分优质呢绒出口国外,为英国换取了大量财富。毛纺业的发展,使得在一些大的城镇,出现了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场。

圈地运动一直贯穿整个十六世纪,延续到十七世纪,圈地运动和英国毛纺工业的发展,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说几句题外话,现在,有些人似乎很想为小说《金光大道》翻案。不可否认,《金光大道》在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浩然,无论其政治倾向如何,也都算得上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争议的一位小说艺术大师,他在《金光大道》中描写的农村生活,也是非常真实的,但是,唯其如此,我们才不得不得出结论,《金光大道》所描写的过程,是真实的,但其结论——用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来取代农民们锐意进取发家致富的努力——则是完全错误的。参看一下十五十六世纪,工业革命前夜的英国经济状况,则可以更清楚地认清这一点。

话题再回到英国。都铎朝时期英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势头非常强劲。在1470-1510年间,英国纺织品的出口,翻了三倍。这还不算,出口贸易的繁荣,还带动了英国海运业的发展,这些进出口物资,有一半是由英国商船来运输的。英国议会还通过制定《航海条例》,来保护本国商船的利益。《航海条例》规定,英国的出口商品,必须由英国商船担负运输任务。这是英国经济上的民族意识的发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