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7月下旬,队长詹姆斯.戴利埃尔(James Dalyell)带着260名英军加强连赶到底特律堡,准备对旁蒂克的军营发起突袭,不料旁蒂克早有准备,400多名印第安战士等个正着,很快击退了英军援兵,而城堡攻守仍处于胶着状态。

然而,印第安人打仗是没有耐心的,英军也不断宣传自己的民族政策,给予印第安人很多空头支票的允诺。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旁蒂克的印第安战士开始气馁了。几支印第安人队伍放弃包围,有些印第安人还在撤离前与守军握手言和。

1763年7月31日,当最后得知伊利诺斯的法国人无法前来增援后,旁蒂克也率众撤离,拉着队伍来到了茂米河(Maumee River)一带,继续领导印第安人进攻英国驻地。

在旁蒂克的带领下,印第安人各部落迅速向俄亥俄地区英国城堡和北美盎格鲁人(法国人除外)的定居地发起攻击。

后来,有位肖尼部落的首领,名叫沙罗特.卡斯恺(Charlot Kaske),成为了印第安人当中的抗英英雄,势头和影响均超过旁蒂克。卡斯恺甚至远行至新奥尔良,前去寻求法国人的支持。

1765年,英国政府决定,只能用外交手段来占领伊利诺斯,于是,英国人想到了旁蒂克。因为印第安人虽然英勇,但攻城拔寨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旦打不下来,印第安人就会变得气馁而毫无章法,加上英国人也采取怀柔政策瓦解印第安部落之间的联盟,随后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与印第安人达成休战协议。英国人在俄亥俄就是通过这种刚柔并济的办法与印第安人达成谅解,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旁蒂克起义在印第安人当中掀起的反英热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