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东吴呈现一派新人新政的新气象。

四十七、初次交锋

从嘉平3年(251年)8月开始到正元2年1月,司马师执政了短短3年零5个月的时间,魏吴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就在嘉平四年,(公元252年)诸葛恪和司马师,这两个国家两个新上任的执政大臣之间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第一次的对决。

过去,在巢湖上,孙权曾经构筑了一条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堤,使得大堤南边的湖面成为一个停泊战舰的良港,后来,大堤逐渐废弃。就在252年的10月,诸葛恪带领军民来到东兴,开始重新整治东兴大堤,并且在大堤的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每个据点驻扎了1000人马,分别由将军全端(东吴名将全琮之从子)和都尉留略(吴将留赞之子)镇守。

东吴的这一系列举动,对于魏国的将领而言,无疑是一种挑衅。

魏国的征南大将军王昶、镇南将军毌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征东将军胡遵等纷纷上书,提出进攻吴国的方案。司马师征求傅嘏的意见,傅嘏认为,在各项作战计划中,只有扩大武装屯垦,比较好,应该下令王昶、胡遵等,选择险要地区,筹备设施,命令部队,同时进驻,夺取敌人肥沃土壤,强迫他们退到贫瘠地区,这样以来,我们的部队在前线都可以吃到自己种的粮食,不用后方的运输,而且,还加大了战略纵深,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急于去打击敌人,而是要把部队向边境线推进,把屯田的范围扩大到前线。从而达到“敌人安逸,使他疲劳;敌人温饱,使他饥寒”(《孙子兵法》)的目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