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5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就在这一年,原尚书令裴秀因为服用寒食散,体内燥热,本来应当还喝热酒,但是他反而喝起了冷酒,结果不治身亡,司马炎让贾充代替裴秀做尚书令,主持朝廷上的全面工作。贾充在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把一些重复的机构进行了精简,提高办事效率;也比较喜欢推荐有才能的人,对于想要提拔的人,从是想尽千方百计予以提拔;对于有背景的人,比如王太后的兄弟王恂,即使听说王恂在武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贾充还是不敢说个不字,反而在司马炎面前说王恂的好话。

但是,晋朝人还有点和汉朝人相似,那就是崇尚质朴之风。在朝野主流民意上看来,贾充最大的缺陷就是毫无刚直之气,总是顺着司马炎说话,从来不敢进行劝谏。另外贾充还有历史污点,比如刺杀高贵乡公,比如毫无人情味地和李氏离婚,不要说羊祜啦,连郭淮都不如。不过这些不屑都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在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不会想到如果高贵乡公把司马昭杀死,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晋王朝,更不会有这些人等高居在现在的朝堂之上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没有道理可言,反正你贾充的做派,就连同样为人唾弃的何曾都不齿,更何况其他人了。

不仅是人品的不屑,更重要的还是争权夺利。

等贾充总理帝国事务以后,司马炎的臣下立即分为两大派别:一个是以贾充为核心的“拥贾派”,主要人物有:杨艳皇后的堂叔父杨珧,司马炎舅舅王恂(贾充略施手段拉拢过来),太子太傅、侍中、太尉荀颽,侍中、中书监荀勖,左卫将军冯紞,还有魏太尉华歆的孙子、侍中华廙等等。另外一个是以侍中任愷为首的“倒贾派”,主要包括:中书令庾纯、黄门侍郎张华、温颙、黄门侍郎向秀、中书令和峤(王浑的女婿)、博士秦秀(曹操假子秦朗之子)等等。有的是因为政见不同,有的是因为人品差异,有的是因为和其中一个集团的人有矛盾,从而加入到一派中。比如和峤当中书令的时候,就看不起中书监荀勖的为人,本来出行的时候,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中书令和中书监是坐一个车子的,和峤就不和荀勖坐一起,后来朝廷上才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分别坐一个车子,连坐车都不愿意和人分享的和峤,难怪在杜预的践行宴会上会嘲讽杜预舍不得一人一个坐席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