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溃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更新时间:2011-05-29

按照彭玉麟与左宗棠的预想,先锋的骑兵趁着发匪立足未稳,先将他们冲乱,随后其余大部再掩杀过去,整个太平军必然大乱,不但是左翼,那些溃散的发匪只怕连中军都会冲乱。到了那个时候城中的官军再从侧翼包抄,发匪必然大败,到了那个时候,只需要不断的追击杀贼就是了。

只是他们的预想是好的,可是和现实相比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们遇到了一根硬骨头,选择错了对象。

他们绝没有想到,学生军居然在遭到突然攻击之下还能保持队形,能保持联络。

而骑兵冲过去,他们竟用火枪回击,那些精锐的先锋还没有靠近发匪,就损失大半,随后,在密集的阵型下陷入鏖战。

仗打到这种份上,也算是倒霉了。

骑兵,至少在现在来说,一直是无往不利的杀手锏,自这个大陆有了人烟,建立了王朝,骑兵就一直是最强大的存在。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强大的机动力和冲击力,成为古战场上最具有威力的兵种。历代强盛的王朝,骑兵都是军队中极其重要的力量。

作为突击的主要力量,早在战国时期,骑兵就被广泛的利用。各大诸侯国都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而其中比较早也是最杰出的,莫过于赵国。赵国是原晋国分裂为三国中的一个,地处当时的中原北方边境地区,北方的楼烦,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骑兵对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和这些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作战,赵国的赵武灵王进行了一次历史上有名的改革“胡服骑射”,建立起了一支能够真正和游牧民族骑兵抗衡的强大骑兵部队。这次改革也使赵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尤其是骑兵更是七雄之冠。赵国历代名将辈出,而且都擅长使用骑兵。其中战国后期的李牧在骑兵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在与匈奴的雁门关之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李牧在面对匈奴的侵扰时坚守不出,又加紧训练士兵,犒赏将士,准备战争。在部队士气被提到很高的时候,李牧终于出手。他准备了兵车,战马和当时悬赏百金的勇士和射手组成车骑部队,又让人民满山遍野放牧,引诱匈奴入侵。匈奴果然中计,在前期派小股兵力尝到甜头后,单于率大军入寇。李牧以两翼包抄的战法大破匈奴,一举斩杀对方十多万人,又乘胜击破东胡,林胡,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南下侵扰赵国。这是中原民族对匈奴的第一次骑兵作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