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动物的脑结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神经行为学渊源于脑生理学,它的可靠性在于对行为进行定量分析(不过对人脑这一非常复杂系统的研究,想要得出详尽的、定量的回答尚有一大段距离).

金(kin)于1970年发现,损毁海马(即边缘系统中最显著的一个结构)后的动物,其攻击性动作(aggressiveacts)会减少。这使我联想到人:人的攻击性行为是否也受到人脑中海马结构的指使或支配呢?

一批动物的脑损毁实验,证明侵略行为同脑部位的确有因果关联。在动物脑内有一种抑制侵略(攻击)行为的机制,如果使猫、猴或狗的大脑皮层同脑干(脑分三个主要部分:大脑半球、脑干和小脑)部分地或完全地分离,那么,这种抑制机制便会消失,动物即刻会处于激怒状态。外界只要有一丁点刺激,它们即作出反应。

是的,在动物的脑结构中,有一种阻止、抑制攻击和侵略行为的机制。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德加多(delgado)的电刺激实验表明,他能用遥控刺激阻止公牛冲向红布,并使其变得温顺下来,不再攻击,退出战场。他说:“通过脑点电刺激来控制人的运动、感情和行为,使人像机器人那样活动,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这一实验报告给了我许多自然哲学智慧的启示。我又一次领悟到:

人是动物的一种。人的攻击、暴力和侵略行为是受人脑某个解剖部位支配的。在人的原始部落阶段,这一关联很露骨。在现代人身上,这一因果关联则被文明的重重外衣掩盖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