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初步较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辛毗哭陵,百僚皆惊,纷纷跑来询问缘由。辛佐治却抹一把眼泪,先求见是勋,把曹髦突然间下诏使秘书、门下参掌相事,并且罢免了自己御史中丞职务的消息,合盘托出——至于其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辛佐治并不清楚,但大面上也可以猜得着。

他见是勋,并不仅仅为了报信,同时也提醒是勋,慎勿轻举妄动。辛毗说了:“此必崔季珪为主上谋也。然季珪止书生耳……”

崔琰和曹髦都太过心急了,如此行事必然招致朝中群臣的普遍恶感。其实目前政局还算稳定,外朝势力虽然庞大,是勋威望虽然很高,但还不至于彻底拧成一个同进共退的整体,有大把的破绽可以抓。他崔季珪只要利用内廷的话语权时不时地旁敲侧击,打击和分化外朝势力,待到曹髦亲政以后,天v,a≌nshu≮ba.子权威日炽,或可不耍阴谋诡计即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也。

就好比两军相争,一军势强,但缺乏威望足够的统帅,却采取联席会议制,而且还三天两头地易将;另一军势弱,但很快便会有一名虽未必有能,却众望所归,可令行禁止的统帅坐镇。倘若仓促对垒,则势强之军必然获胜,但若长期对峙,强弱之势却可能逐渐扭转。

终究在这个时代,皇帝拥有天然的权威,而是勋也未必能够终身踞于中书令的高位之上。是勋不是霍光,不是王莽,外朝的特性就注定了他除非真正军政大权一把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否则为相五年、十年也就到头啦。不可能不给别人挪位子。而若是内廷掌权,则以后汉例,外戚可以长期作为皇帝的代言人以大将军而录尚书事,除非再出一个外戚集团与之相争(或者皇帝执意收权),理论上是无可撼动的。外朝的官僚集团则不同,倘若缺乏了流动性,要么死水一潭,更大可能性是分崩离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