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关于洛阳交战的一点说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洛阳交战,是以刘安的胜利、曹操的失败而告终,这是故事中两家的交战,结局当然是早就预定好了的,这也是必须要取的一步――主人公再怎么败,最后不会败,无论多么危险,主人公不会死,毕竟这是架空了的故事,属于消遣之作,这也是无奈。若真的有这两方人马交战的话,结果也许可能不会这样,但这是故事,不是事实。

洛阳交战,是强弱对比的一个转折点,流云已经用尽了所有力量让曹操这一伟人败得尽可能符合逻辑,败得让自己也觉得确实有可能。可仔细想来,正如许多朋友指出的,中间更多有可以玩味之处,感谢众位书友对故事的支持,更希望来信指点()。

在这局战斗中,雍州集团表现出得是令人齿冷的计谋――利用了多年的交情,让夏侯渊坠入其中,让曹丕自己操刀杀掉了夏侯渊,这对于我们看来,是不义的,也是不仁的,不符合中华大义的,但应当说来是最有可能取胜的一种途径。想一想,历史上的多次交战,真的如项羽破釜沉舟的又有几次?选择不选择夏侯渊作为下手的地方,这是由塑造出来的刘安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他必定要选择的――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展现出的刘安就不是一个言行如一、具有高大、光辉形象的刘安,而是一个狡诈“至极”的刘安――口水滔滔似乎正义都归于其一人身上,但实际上是心计深沉、心狠手辣、无所不被其用、无所不用其极的刘安。正如一位书友说的,一切都可以被他所利用。说到这点,又似乎觉得刘安这个人不适合被人追随,不能在乱世当中立足。其实,流云感觉,这应当从两方面看,一是对自己部属的尊敬,在乱世当中,如果说是尊敬的话,应当是为他们找到适合于他们的职位、让他们能够展现才华,以赢取功名利碌,这就是最大的尊敬,当然,这对上位来说是使用这些人。能够罩得住人,这样的人就应当有人追随,例如曹操,无论有多少人骂他,还是有多少人想杀他,计谋始终不能得逞,这是追随的人太多、人心归附的原因。二是在非常时期定然要行非常之事。对于开国或是有重大变故发生的君主,这类事情应当并不为奇,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宋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以及其他的各个君主,相信众位书友也都知道,无不是从阴谋诡计中脱身而出,最后奠定了真正的帝王之位,其中不乏兄弟相残等悲剧,非常之时不行非常之事无以安定天下,在流云看来,在此时他们似乎也并不是高大、光辉的形象,却也为人称颂千年。在这类人当中,流云感觉到最有光辉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军事起家,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终于为帝,创造出了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李唐帝国由此而生。丰功伟绩少有帝王英雄能比。可是,这个人也应当是同这类不光彩的事是分不开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李渊不久也让出了皇位,真正使李世民成为了唐太宗――这是李世民到了最后关头不得不作的孤注一掷吗?其实未必是这样。应当是李世民蓄谋已久的举动。不动手则已,一动手是雷霆一击,李渊长子一系就此了结。从太原起兵开始,李世民南征北讨,东征西伐,屡屡胜仗奠定了他在军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这个最靠近皇帝、重要的地方发动了政变,李渊连自己的禁卫军都没保住――跟了李世民了,熬到心腹都跟随了别人的地步,不亦悲哉?若说到这种地步,李世民仍然是岌岌可危,也未免太过吓人了。也许,他等的就是对方谋划自己并且暴露的这一时刻――告诉天下人,他是不得不做。唐高祖的皇位是做到头了。政变后,尉迟敬德跑到李渊跟前告诉他――他是过来保护李渊的,提得却是李渊自己长子的人头,李渊又怎么会看不到跟在他身后的李世民的影子?国事只能托付给了李世民。从这一点上来看,在唐太宗的辉煌的光彩下面,也有说不清楚的阴影。猜测,纯属猜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要这一阴影不被人所知,那么这个人依旧是套上了辉煌的光环的人。这样看来,刘安在别人看来,依然是巧胜――民语说的,瞎猫碰上了死老鼠,它就巧了。这一切归结于天意。又岂能见到什么阴暗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