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过,劳崇光从谈吐间,认定曾子城将是可塑之才,如是点化了他:“别人凭后台和金钱,你可以凭诗文嘛!”但曾子城心想,诗文好的又不是我一个,更何况也不知道是否合阅卷者的口味。曾子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劳崇光,希望从他口中得到好的点子。这也是曾子城之聪明之处,他总是步步为营,最后套出想要的结果。

劳崇光告诉曾子城,可以试试唐代举子“行卷”的方式。行卷,即应试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曾子城知道行卷,但之前没有想过这种方式,他认为以自己的才华,无须采取这种方式,更何况自己也不认识朝中的达官贵人。不过,结合劳崇光的主意,回忆前面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曾子城有了一些感触——一个人的才华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才华得以放大,更为重要。

劳崇光告诉曾子城:常规行卷固然已晚,但如果你朝考中的诗文,能通过其他途径,在阅卷官评定之前,传到名流手中,通过他们来提高你文章的影响力,局面就会改观。曾子城按照劳崇光的指导,从试场出来后,就直赶往劳崇光的府上,把场中的诗文誊抄了十份投递给朝中十位达官显贵。

次日,曾子城的诗文《烹阿封即墨论》甚是出色的消息,在京城传开,主持朝考的大学士穆彰阿和各位考官第一时间获得了消息,穆彰阿特地找来试卷,文章开头就引起了他的兴趣,当他读到“若夫贤臣在职,往往有介介之节,无赫赫之名,不立异以殉物,不违道以干时”时,发现曾子城竟是自己的知己。在穆彰阿看来,大凡新进进士都心高气傲,而曾子城却谦逊低调,于是当即圈定他为翰林院庶吉士,列为一等第三名。后来,穆彰阿又在道光帝面前褒奖曾子城,道光帝将曾子城化为第二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