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些。可是家里多余的细粮能拿出来的也就一二十斤,为这个旷一天工不合算,所以也没人跑县城。昭明同志这跑一趟还能卖粮食还能买红糖,真是再合适没有了。

他们就赶紧回家拿细粮,又催大队长开介绍信。边上大队长的媳妇跑得最快,简直就是飞毛腿,一会儿就拿了一筐粮食过来,里面有脱了壳的糯米,也有本地的二季稻米。

昭明就按着本地米每斤比供销社的收购价多一分钱的价格记账,糯米每斤多三分,若是磨好的面粉也一样。一斤多一分,十斤就是一角。

大家一看能比供销社多两毛,自己还不用跑,心里就乐意。虽说本地的黑市开得人尽皆知,但到底不是正大光明的事,去那儿买卖东西多少还是有一定风险。

昭明肯定能在这其中赚一点差价,但人家是担了风险的。

所以到后面,连不准备买红糖的人家也把家里的细粮送来了。

城里人不缺粗粮,也不缺钱,就是缺细粮。而乡下,什么都缺。

最后大家一算,好么,居然有将近三百五十斤的粮食。这要换成村里的汉子,担子一挑就能上路,可出门是个细皮嫩肉的知青,别说三百多斤,就是两百斤都能直接把人压趴下。

再有一个问题,那么几袋粮食运城里,就是个傻子都知道有问题。这种黑市买卖,知道是知道,也不好太明目张胆,领导们还是要脸的。

大队长的媳妇就捻着自家老公的耳朵,给开了集体粮食运送县里粮食收购站的证明。也不独他们村子这样,很多村子都是送一堆粮食说去粮食收购站,其实分批次就在黑市上卖了。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