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思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文中指的是始于1929年,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那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直接后果是价格崩溃、银行倒闭,债务紧缩,工业生产大幅下降,许多企业无法继续经营,造成大规模失业、社会苦难和政治危机。欧洲许多国家的激进党派利用失业民众的不满趁势崛起,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迅速抬头。

爱因斯坦对此十分忧虑,写了这篇和随后的两篇文章。尽管当前情况不尽相同,而且一些补救措施已被不同国家采用,这些文章仍然值得一读。文章也反映了他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政治发展的强烈兴趣。

本文首次发表于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

如果有什么事能让一个经济领域的门外汉有勇气就当前令人担忧的经济困境的本质发表意见,那就是专家之间令人绝望的意见混乱。我要说的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不过是一个独立而真诚的人表达的观点,他不受阶级和民族偏见的束缚,所追求的无非是人性的美好以及人类生存的尽可能和谐的方案。当我写这篇文章时,看上去似乎对我所做的陈述的真实性确有把握,其实不过是为了用一种更简单的方式进行表达;并不是出于毫无根据的自信,或是坚信我对于现实中极其复杂的问题的有些简单的智力构想就是正确无误的。

在我看来,这次危机的性质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基于一个全新的状况,起因于生产方法带来的飞速发展。现在只需要世界上可用人力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够生产所有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在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系统中,这一事实必将导致失业。出于一些我并不打算在这里加以分析的原因,在自由经济中,大部分人被迫为仅能满足基本生活的最低工资而工作。如果两家工厂生产相同的商品,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一定是雇用更少工人的工厂生产的商品更廉价——也就是说,让每个工人在人的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长时间、尽可能卖力地工作。加上今天他们所采用的生产方式,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是,可用的劳动力中只有部分会被采用。让这部分人不堪重负的同时,又把其余人自动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这导致了销售及利润的下滑。生意纷纷破产,进一步增加了失业率,并且降低了人们对工业企业的信心,以及中介银行的公众参与度;最终银行因账户突然提款而破产,因此经济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