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诗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因此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奉为经典之一,《诗经》的名称由此出现并沿用至今。其内容按照作品性质和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据史书记载,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歌的官员,称“行人”,他们四处搜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各地的民歌由此得以集中起来。“风”就是按照地域性进行划分的,分为周南、召南、邶、睟、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国风》有很多是人民口头创作的诗歌,不仅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国诸侯攻伐兼并,许多诗篇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精神。如《魏风·伐檀》,描写了一群伐木者一边劳动一边歌唱:“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襒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斥责了不劳而获的奴隶主。从西周末年到春秋,徭役、兵役苛重,士兵厌战思乡,妻子怀念征人,《国风》中的篇章对此也有所体现。如《邶风·击鼓》反映了战士久戍在外,对家人怀念不已,期盼白头偕老:“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