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人,表字叫季。他年轻时做薛县的监狱官员,犯了罪被罢免。他家里贫穷,到海边去牧猪。他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和各家对《春秋》的解释。他奉养后母孝顺而恭谨。

建元元年,天子刚登位,招选贤良文学之士。当时公孙弘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当了博士。他出使匈奴,回来汇报,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他无能,公孙弘就借病免官回家。

元光五年,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之士,菑川国再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向国人推让辞谢说:“我曾经已到西边京城去应皇上的任命,因为没有才能而被罢免回来,希望改为推荐别人。”国人坚持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里。太常让所征召的儒士分别对策,有一百多人,公孙弘排在最后。对策文章送到皇上那里,武帝将公孙弘的对策提拔为第一名。召他进宫来见面,武帝见他相貌非常漂亮,任命他为博士。这时汉朝沟通了西南夷的道路,设置了郡,巴蜀民众对此感到困苦,皇上诏命公孙弘去视察。公孙弘回来向皇上汇报情况,极力抵毁西南夷没有什么用处,皇上没有听从。

公孙弘为人杰出、见多识广,常常声称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他后母去世,守了三年丧。他每次在朝廷上一起商议事情,总是先开头陈述事端,让人主自己来抉择,不愿意当面反驳,当庭争辩。于是天子观察发现他品行忠厚,善于辩论,熟悉法律条文和官场上的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来加以文饰,皇上对他十分喜欢。在两年之内,他官至左内史。公孙弘上奏事情,有时不被采纳,他就不在朝廷上争辩。他曾经和主爵都尉汲黯请求皇上在闲暇时间接见,汲黯先将事情提出,公孙弘随后加以阐述,天子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话都予采纳,因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亲近,地位显贵。他曾经和公卿大臣事前约定某项建议,到了皇上面前,他却全部违背了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诘难公孙弘说:“齐地人大多都奸诈而没有真情,你开始和我们提出这项建议,如今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是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是不忠诚。”皇上认为公孙弘的话对。皇上身边宠幸的大臣常常诋毁公孙弘,皇上越发优待公孙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