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岳飞之死:君国困境与能臣的悲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绍兴七年(1137)九、十月间,南宋大将岳飞从湖北顺江而下,前往建康见驾。在九江,他遇到了同样被皇帝召见的随军转运薛弼。两人于是同船而行。两人聊天,岳飞严肃地说:“我这次到朝廷去,将奏陈一桩有关国本的大计。”薛弼问他是什么大计。

岳飞说:“先帝(指宋钦宗)继位的时候,曾在靖康元年册立皇子赵谌为太子。我军情报说,敌人已经将赵谌送回了汴京,想用他来交换我方俘虏的耳目,实际是想扰乱朝廷的皇统。所以为朝廷计,不如将建国公(指宗室赵伯琮)正式立为皇太子,这样就使敌人无计可施了。”

在船上,薛弼发现戎马十数年的岳飞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练习小楷。岳飞用小楷亲自撰写请求将建国公赵伯琮立为太子的奏章。薛弼善意地提醒岳飞:“您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正色说:“臣子一体,不应该顾虑形迹,不应该顾虑个人得失。”

到了建康后,赵构和岳飞谈得兴起。岳飞拿出写好的奏章对赵构说:“皇上,后宫一直没有太子。为了江山社稷,您应该早立一个太子才是。”对岳飞来说,赵宋皇室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他在前线浴血奋战所效忠的那个对象的载体。现在宋朝的统治还算不上高枕无忧,万一赵构哪天不幸“过去”了,赵宋王朝就没办法延续下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朝的确是需要有个预备皇帝。还有一个朝野公开的秘密也促使岳飞这么做,那就是皇帝赵构患有阳痿,不能生育,客观上也必须将皇位传给他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