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被抛弃、被唾弃的曾国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曾国藩已经决定牺牲百姓,来满足列强的要求了。他的内心经过了一番纠结和斗争:“吾辈身在局中,岂真愿酷虐吾民以快敌人之欲?徒以边衅一开则兵祸联结,累岁穷年而未有已。”他没有被狂热情绪所左右,依然冷静地做出务实的选择。

1870年7月25日,曾国藩的《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送抵北京。

在奏折中,曾国藩虽然将板子打在了天津百姓身上,但同时提出了五个“质疑点”,详细解释了谣言愈传愈盛、天津绅民“积疑生愤”的原因。他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为天津官民辩护。比如,曾国藩指出西式建筑均设有地窖,这些地窖和中国人的地窖并无区别,但因为不是本地匠人建造,以讹传讹,天津绅民最后相信“地窖深邃,各幼孩幽闭其中”。又比如,曾国藩提到天主教的施洗仪式。教民死后,神父“以水沃其额而封其目,谓可升天堂也”。习惯用哭丧来表达悲伤的中国人对此不可理喻,并且觉得洋人诡异、鬼祟。

应该说,《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大致是公允、客观的。然而,慈禧太后看了奏折后,表示“此事如何措置,我等不得主意”,下令将奏折公开发布。发布之时,慈禧故意删除了曾国藩为天津官民辩护的五点意见,导致整个奏章都将责任推给天津百姓。奏折一公布,原本对曾国藩寄予厚望的舆论迅速转向,“卖国”、“投降”、“卑躬屈膝”等骂声劈头盖脸地向曾国藩扑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