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荒煤

1987年的秋天,我曾经到浙江绍兴去参观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是走马看花,也不能不为农村面貌的巨烈变化感到震惊、欢欣和兴奋。在告别浙江的一次座谈会上,我还情不自禁地宣告,倘若那位秋瑾烈士还健在,我想她会把她在临刑前留下的那句著名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改为“秋风秋雨喜煞人”!

后来回到北京,我又写了一篇短文:《向阿Q告别》。我认为,我“终于在鲁迅的故乡向阿Q告别了,告别了他那个悲惨的年代。这是值得庆幸的”。不料还引起一个小小的争论,有两位好心的同志发表文章,认为我要否定阿Q这个不朽的形象。不过,当时的确有一个念头,假如有时间再来绍兴,最好再深入了解一下乡镇企业发展,写篇报告文学。这个善良的愿望也没有实现。农村改革的新气象也渐渐在脑海里淡漠了。

时间跑得真快,两年多过去了,我没有想到,在1989年的岁末,我却读到了《骚动之秋》这样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尽管我年逾古稀,又有冠心病,医生频频嘱咐心情最忌激动,似乎不易也不宜心情激动,但终于还不免为作品中几个重要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在内心激起了一些骚动。也就不能不对这部作品说几句真心话。

我们这一辈老人,恐怕难免有以下某些缺点或遗憾,精力有限,读的作品不多,因而难以作出精确的比较与判断;对当前生活中的巨大变化了解不具体、不深刻,因而对作品的思想深度体会不深;对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观念——要求作品努力反映生活的真实;创造生动感人的形象,是难以改变的,因而,评价一部作品的成就,离不开这个基本原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