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起这条柏油路,人们至今还常说起一个人。此人本是邻村一普通农民,在文化***运动初期,一路拼杀,当上了造反派头头。后来他所在的造反派在全县掌了权,他又当上了县委副书记,名义上是三把手,实际上曾一度掌控全县的大权。此人掌权之后,却也不忘本,力主修了从县城到本公社的柏油路。

头一天就约好了,第二天一大早,十来个毛头小伙子,骑了五、六辆自行车,结伙出发。先走四里地的土路,到公社所在地上了柏油路。路面只有一丈多宽,但路上只有自行车和偶尔几辆马车。小伙子们撒欢赛车,三十多里的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县城。

这县城的大街比村里的大街宽多了,两边的房子都是红砖红瓦、中间起脊的尖顶大房子。墙上的标语内容却与村子差不多:“坚决捍卫某某某!”、“农业学大寨!”等等,只是字形大了若干倍。街上人很多,最显眼的是那么多自行车,来回穿梭。

据上年纪的人讲,这县城原来南北长只有二里,东西宽不足一里,两条交叉的大街,把城区划成一个“田”字,四面有城墙围着。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人没来之前,当时的县政府组织民夫,竟拆了这明朝年间建造的青砖城墙。后来在四面城墙的基础上,修成了四条大街。因此这时候的县城,就有了三条南北大街,三条东西大街。但最繁华的地方,仍然是正中心的十字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