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增设护鲜卑校尉,处置鲜卑各部事务。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幽州刺史王雄遣人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此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为补充军力,曹魏又将“鲜卑数万”散居雍、梁二州,防范蜀汉。正始五年(公元241年),曹魏复设辽东属国,安置归附的东部鲜卑诸部。对于氐、羌两族,曹魏一面封官赐爵,予以拉拢。一面,设护西戎校尉于长安,管理关中氐、羌及杂胡事务。并派汉人司马、安夷护军、抚夷护军等,对氐、羌严加监督。

为强化对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曹魏初年,于襄平设立护东夷校尉。东夷校尉统帅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并兼管扶余、高句丽、沃沮、挹娄、寇谩汗等少数民族的各项事务。护东夷校尉肩负着,保护、扶持臣服朝廷的地方民族政权,打击袭扰边疆的敌对部族势力,维护中原王朝在东北民族地区统治秩序的重要职责。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鲜卑慕容廆灭了扶余国。身为晋朝护东夷校尉的鲜于婴,按兵不救,未予干预。晋武帝撤免了失职的鲜于婴,改任何龛为护东夷校尉。何龛上任不久,便“遂复扶余之国”。

汉魏晋时期,为有效管理内地或内附的诸多少数民族,中原王朝不断摸索、创新统治模式。依据“因俗而治”的原则,设立一批适合民族地区统治的行政机构和官职。除了上文提及的机构及官职,汉魏晋时期,还陆续设立南蛮校尉、护氐校尉等等,不一而足。也正是汉魏晋时期,中原王朝对民族地区统治模式的持续探索与改进。为唐代,民族地区羁縻州府制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大力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社会的融合和发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