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励精图治。对外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降服西域,设立安西四镇,为北方各族共尊为“天可汗”。对内,劝课农桑、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一番作为,为此后唐朝的百年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即便缔造了如此丰功伟绩,唐太宗心中仍就念念不忘着,尚为高句丽窃据的辽东地区。待扫平其它方向的威胁后,唐太宗决意再征辽东。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七月,唐太宗特命幽州、营州二都督发州兵,以及契丹、奚、靺鞨部众出击辽东,以为试探。又经充分准备,唐太宗正式以高句丽占据的“辽东”为“旧中国之有”,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

此次出征,唐太宗以“天可汗”之尊,号令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击高句丽,又命兰、河二州的归降胡人,随军出征。在唐朝征调的众多少数民族仆从武装中,笔者认为,奉唐太宗之命,出击辽东的靺鞨兵马,数量不会很多。起码,没有唐军中的突厥、契丹、奚族兵马多。而且,在唐朝的少数民族仆从武装中,靺鞨兵马也算不得主力。但对高句丽而言,情况却不是这样。精于射骑的靺鞨士卒,可是高句丽军事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统十万唐军精锐,分从水陆,两向杀来。高句丽即驱使治下的泊咄、安车骨、白山等部靺鞨,前来驰援,抵抗唐军。其中,最为积极的当属白山靺鞨。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其深层原因得。相比于其他靺鞨诸部,白山靺鞨居于长白山地区,在地理上,距离高句丽最近。地理的靠近,即加深了高句丽同白山靺鞨的交往,同时,也密切了双方的政治联系。史载,白山靺鞨“素附于高丽”。六月,高句丽北部傉萨(相当于唐朝的都督)高延寿和南部傉萨高惠真,统率十五万(一说二十五万)高句丽、靺鞨联军,驰援正被唐军围困的安市。而高句丽、靺鞨联军当面的唐军,却只有六万众。但在唐太宗君臣的杰出指挥下,唐军表现极为神勇,硬把占据兵力优势的高句丽、靺鞨联军,杀得死伤过半。仅二十二日的交战,高句丽军就被斩首两万余级,另有四万余部被唐军围困。二十三日,见突围无望,高句丽援军主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士卒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