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2-11 13:44:18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1)武则天时代的艺术--09

到了乾陵,吸取了昭陵在总体布局上的设计思路,也建成了一座长安城模型。但乾陵的设计重心不再满足于反映帝王本人的功业,而是转为宣示一个抽象的概念:皇权。所以乾陵设置的石像就见不到“昭陵六骏”这样生动活泼的美术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石像群组。

幸运的是,这些不同种类的石像在经历了千年风雨后竟能大部分保留下来,让后人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根据考古勘察,乾陵的石雕包括华表、石狮、翼马、鸵鸟、鞍马、马倌、武将人像、尊番邦首领像,以及著名的无字碑和不那么著名的“述圣纪碑”。后来的帝王陵墓,石像群组的具体配置各不相同,但大体遵循了同样的思路。

乾陵的设计重视规范,但并不等于就没有自己的特色。特色之一是墓前的番邦首领像。这应视为唐高宗李治的个人风格,而且早在他登基之初就已经表现了。昭陵前立有14尊番邦人像乃是唐高宗所立。这14尊像后来都被毁掉,如今只能看到片段,但可以推测出这些石像的大小接近真人,并不是特别高大。也就是说,这些人像是写实的。这显然是高宗为了宣扬父亲的功业而设置,描述的是各帮朝觐天可汗的景象。这一做法后来不但被武则天延用,而且更为夸张,在丈夫的陵墓前立了六十一尊番邦人石像,其耀武扬威之意就更明显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