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5-07-20 09:56:11

杜绾:违反规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在科举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管你才华多么高,状态多么好,也不管你是状元还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你在考场上写的诗和文章,都不是你的代表作。

人们总结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命题作文不好写,二是考试的时候都很年轻,还没达到圆熟境界。

这两个原因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又不全是这么回事,因为历史上很多流传千古的好诗、好文章,也都是命题的、应景的,比如大家聚会的时候,主人出个题目,大家就开始写,像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这么来的;或是给人送行的时候,说我没别的东西送你,给你写首诗吧,于是,一首首好诗就出来了。

再说年龄。据统计,古人中状元时的年龄一般都在30岁左右(唐朝平均29.4岁,宋朝29.6岁,明朝32.3岁,清朝31.9岁——据《中国科举史话》),正是最容易出好作品的时候,而且,能流传后世的,也不光是老辣的、沧桑的诗,那些清丽的、激扬的同样也很受欢迎,所以这跟年龄也没关系。

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应该能写出一本专著来,在这儿就不细说了,下面要说的是科举史上的一个个例,或许也是唯一一个个例。

那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新一届科举考试开始了,按惯例仍然是一首诗和一篇文章,其中诗的题目叫《终南望余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