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讨论展开后,李鸿章的淮军集团与左宗棠的湘军集团争得不可开交,而其他各系力量则在这两股势力中间摇摆,最终的结果是势均力敌。在这种情况之下,慈禧太后垂询恭亲王奕的意见,恭亲王奕作为洋务派的带头大哥,他是更倾向于支持李鸿章的海防论的。恭亲王奕提出了六条紧急措施,它们分别是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如此一来,力量的天平发生了偏移,海防派暂时占据了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鸿章提出了暂弃关外而专顾海防的原则方针,丁日昌则提出筹建三洋海军的主张。

丁日昌的设想是这样的:渤海和山东以北的黄海海域划归北洋水师的巡航范围,福建和广东附近的东海和南海海域划归福建水师的巡航范围,中间的长江流域和黄海及东海海域划归长江水师的巡航范围,这三支水师分段负责互不统属。丁日昌的计划很好,可是实施起来是困难的,因为以清廷当时的财力,同时建立三支水师太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只能往后退一步,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北洋大臣,同时任命沈葆桢为南洋大臣,先行建立北洋和南洋两支水师。

可是,这套方案仍然行不通,因为清廷每年只能从关税和厘金中挤出四百万两白银来;如果南北洋各领二百万两白银,根本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两百万两白银根本不够筹建一支水师的。在这种情况下,沈葆桢发扬了一下风格,他主动提出了“南款北让”的方针,将这四百万经费完全让给李鸿章,让李鸿章先行筹建北洋水师。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他当年连曾国藩的面子都不给,这次为什么会对李鸿章这么大方呢?原来,日军侵入台湾的时候,沈葆桢手上没有能战之军,是李鸿章紧急向他支援了一支精锐的淮军,帮他度过了难关,所以他这次要以德报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