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12-07 22:08:46

M2/GDP是反映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理论上,一国经济越发达,必然金融与货币的发展程度越高,即在交易中更多地借重于货币的结算工具功能。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GDP是指通过交易行为计算出来的总产出,那么M2/GDP的数值高自然意味着经济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份额大,也就是所谓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高。

然而,M2/GDP并非越高越好,而是有一定的理想区间。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不论金融或经济发达到何等程度,总存在一部分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物品或不需要货币的服务,比如一般家庭主妇承担的家庭劳动,所以货币化比率不应该大于1,其理论上的极限值只能是1。

实际上的情况要比理论复杂了不少。货币不仅是结算工具,其基本职能还在于存储财富,一般人或多或少都会储蓄存钱。M2本身就是包括私人、家庭和非金融机构存款的广义货币(不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是个累计的概念,而GDP是指单位统计时间内的一国经济产出,后者属于动态概念,所以就有了从前储蓄起来的购买力释放于某一时期从而M2大于当期GDP的可能性。不过,假定从前对应着国民储蓄的结余GDP没有损耗(实际上损耗和败坏都是难免的,还可能被其它人借债给消费掉了),而且某国货币当局严守货币发行的常规公式,那么M2/GDP也是应该小于1的,因为初始的货币量肯定没有初始GDP高,而后来每年多发行的那么一点点(对应CPI控制目标的)也因温和的通胀而融化于GDP中了。同时,我们还都知道货币在真实环境中可以循环使用,有一个社会流动速率的存在,所以并不需要完全对应GDP增长新发行足额的货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