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可以从当时北方人的记载里大致知道鄞州先民越人的形象。在他们的记载里,越人“文身断发”,身上绘着代表威猛的兽类图案,或者代表遐思向往的鸟类的羽毛。他们把头发割为短发,而不是像北方人那样在头上盘一个髻。

北方的古人又写道,越人“餐稻羹鱼”,“以舟作马”。说他们不吃小麦而吃稻米,用鱼做羹;他们也不像北方人那样骑马,而是以小船作为交通工具。他们“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在小块的山坡田地里耕种庄稼,猎鹿捕鸟,当然也包括濒水捕捞。

1976年,在鄞县石秃山出土了一把铜钺,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铜钺。铜钺上的装饰图案令专家们惊喜万分:一群划船的越人,他们的头上戴着高高的羽冠。专家说,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划船的形象记录。这把铜钺起码提供了如下信息:越人已经熟练地运用船只,出没于江河湖沼之间。河姆渡出土的一把完整的桨也佐证了这个史实。他们以鸟作为自己的图腾。

越人对于鸟的崇拜不仅仅在于它们提供了飞翔的想象,鸟还是他们生存方式的启示者。北方古人对越人的记载里有“鸟田”的说法:春天到来的时候,无数只鸟从天而降,它们在海滨的沼泽里啄食越冬萌芽的草根,把沼泽变成比较平整的水田,播种的季节到了。

淡水是越人生存的基础,因为只有淡水,才能淡化逐渐成陆的山麓土地,并使它适宜于种植。于是,宁波平原的越人首先在三个山口形成了自己的居住聚落,因为那里都有一条或者数条溪水从山上流下来。这三个地方,一个在今天鄞州的宝幢,这里有天童、画龙、东吴三条溪水汇流,人们不但在这里耕种和捕捞浅海鱼虾,而且与居住在海岛上的“外越人”进行物物交换的贸易,这地方被叫做“”。另一个聚落在今天鄞州与余姚交界的城山渡,那里有大隐溪流经,这地方被叫做“句章”。还有一个地方在今天鄞州的横溪与奉化白杜的交界处,这里有横溪和白杜河流经,这地方被叫做“鄞”—这是“鄞”这个地名的最早出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