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凭着孙传庭的权力,完全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出战,可谓为朝廷鞠躬尽瘁了,但死后竟然得不到朝廷的追认,相比洪承畴则要凄惨的多。洪承畴弃国投降了,朝廷竟然不知道,大设祭坛追悼,而真正忠于大明的人,战死疆场,尸首无存,却连最终的一点名分都没有,直到南明时期,方才追认。

这四次战役都是朝廷针对后金和民乱的关键之战,结果无一例外,全部毁于皇帝多疑急躁的性格。倘若皇帝对外臣大将有足够的信任,那么绝不至于这四场关键之战全部败绩,也不至于导致甲申之祸。

日期:2013-02-28 11:02:17

========更新========

有人问,朱由检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同样是皇帝的朱由校,为人忠厚而对贤臣孙承宗也罢,权阉魏忠贤也罢,都给予足够的信任,而朱由检却恰恰相反呢?

事实是,两人的父亲,万历朝的太子朱常洛,很不受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待见,太子当得战战兢兢,朱由校朱由检等兄弟自然也就不招待见了,这在朱由检的幼小的心灵中,定然留下一定的创伤。关键还在后面,朱由检是庶出,生母又早亡,常常受到后妈、朱常洛宠幸的李选侍的欺负。朱由校好歹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李选侍对太子要好的多,朱由检就没这个待遇了。于是,一个受后妈欺虐,受共内外的冷遇,没有幸福的童年的朱由检,很容易形成对人多疑不信任的性格缺点。但这一切都是奠基,真正促使朱由检这种性格形成的,要归功于他的哥哥朱由校和他痛恨的权阉魏忠贤。正因为朱由校对魏忠贤过分的信任,才导致了天启四年到七年,这三年明朝“最黑暗”的时代,朱由检充分接受了教训,却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对任何人都怀疑的性格特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