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3-06 17:36:30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进电影院了,特别是商业片,包括商业古装片,从来没有进过影院看。电视剧倒经常看,但不看戏说的,最多是看上一会打发点时间。只看有史实风格的古装片,沉醉其中,也是一种乐趣。关于赵氏孤儿,因为《史记》的渲染,这个故事超级有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甚至连陶潜老先生也入戏很深,写了一首读史述九章,其中一章就是《程杵》,歌颂程婴和公孙杵臼救下赵武的感人事迹,三十二个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程生挥剑,惧兹馀耻。令德永闻,百代见纪。”对司马迁的文笔,从来都是万分景仰的,只是《赵氏孤儿》一节,漏洞实在太多,也广为后世史家所疑。但从文学角度来看,《赵氏孤儿》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两千多年以来,依然让人非常感动,义与利,善与恶,爱与仇,铺张的淋漓尽致。

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史书是记载发生过事情的文字载体。历史的真相如何,不能不能依靠史书,但也不能绝对相信史书。史书毕竟是由人来书写,人就必须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可能记载对本朝不利的史实,董狐并非人人能做的。

即使人人做了董狐,帝王照样可以毁书。比如沈约在齐朝写宋书,因为要写袁粲传记,而袁粲又与齐朝开国的萧道成有直接冲突,沈约必须向齐武帝萧赜提出请求,得到同意后才写立传,由此可见写史之难。当然,太史公浓墨重彩的描写赵氏孤儿,并非受到什么政治原因的影响,而可能是采集的资料出处有异,更多的可能是战国以来的传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