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荀子属于哪个门派是有争议的,有人就对他是否是儒家的代表提出过质疑,原因是他主张利用刑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他还有两个学生,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中就包括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不是只有法家才主张用刑罚嘛,儒家讲究说服教育啊,这哪里是什么儒家代表人物呢?荀子只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原因就在于他与孟子是站对台戏的,因为他认为人性本恶,正好与孟子性本善说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日期:2011-12-24 10:00:38

--95--

其实早在荀子之前就已经有人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过质疑,并且还有过激烈的争论,告子就说把道德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是靠不住的,他说请问人性是什么?食、色,性也。吃饭,生娃。这个跟动物有什么区别?你说的那个善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吗?那么作恶多端的恶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那个善到哪里去了?

这下差点釜底抽薪端了孟子的老巢,对呀,如果人人都是我本善良,那还用得着规范啊,法律啊,监狱什么的吗?都可以取消嘛!孟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荀子却解决了,因为他看到了告子观点中的致命漏洞,但是这个漏洞孟子却没有意识到。

日期:2011-12-24 15:24:34

--96--

孟子和荀子都强调后天的重要性,孟子认为我本善良的人们后来之所以会从恶,“恶人谷”里之所以会有“四大恶人”,完全是因为后天和环境起了负面的作用,好比一个酱缸,把人染黑了,而荀子则认为性本恶的人们,由于后天环境对他们的规范和改造,使得人出现了有别于动物世界的道德规范和良知,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来自于先天,而荀子认为良好的道德来自于天后,孟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生理需要——与人的社会属性混为了一谈,而荀子则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加以了区分和区别,也就是说他说的人性本恶,指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生下来要吃要喝,长大成熟之后还要找对象,而告子正是抓住了孟子的这个弱点才能予以强有力的反击,当荀子指出这一点时,告子的观点就不攻自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