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先说现实主义,《诗经》,简称《诗》,又称《诗三百》,实际上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三百零五首诗歌,为了方便称呼,到西汉时人们就把零头给去掉了。这本书在中国的普及率虽然不高,可是只要读过几天书的总能随口说出几句,连欧阳克这个骚客看到黄蓉的时候,都会吟出几句来勾引美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惜了孔子还说《诗经》“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象牙到了狗嘴里也是要变质的。

据说《诗经》是孔子编订的,而且是孔门弟子的“必修课程”,他曾经对学生(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这门课程,连说话都够呛!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不会几首民间流传的诗歌,连话都不会说了,就成哑巴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这要从当时的社会风俗说起,当时朝廷接待外宾举行宴会时,一般都会来一点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交流,先是主人安排人来一首诗,表示欢迎,然后客人也来一首,表示感谢。这个跟今天差不多,只不过没这么讲究罢了,白话文就对付了。主客双方用的材料主要是从《诗经》里面去找,如果对这本书的功夫不过关,到时候一冷场,甚至闹出笑话,轻则失了面子,被人认为没文化没品位,重则误了国家大事,搞不好会挑起一场“国际争端”。当时的人大都好这一口,于是这股风气慢慢扩散到一些重要的聚会或者酒会之类的场所,所以当时有点地位的人都必须会这一招,没这个基本功就吃不开。孔子当年办私塾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搞普及教育,而是精英教育,要知道不是每户人家都出得起十块干肉的,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有多余的劳动力可以脱产学习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