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是诗人自责不能赡养老母的诗。

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可见诗人不是无能之辈,不可能久居家乡,而要到外面闯荡一番。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春夏之交他回到家乡。到处是酸枣树,有的树心点缀着红,有的已经长成可以砍伐的柴,都在和煦温暖的风中静静守候着。这时黄鸟飞来,坐在枝头,亮开它那天生的好嗓子,引吭高歌,赏心悦耳。

但是诗人并不开心。

这风吹在游子身上,暖暖的,柔柔的,像是母亲的抚摸。在这凯风的滋养下,树心慢慢长成薪柴,多么像我们兄弟姐妹在母亲的辛勤养育下长大成人。诗人还记得母亲经常来这里打柴——今天薪柴再一次长成,母亲却怎么没来呢?

原来母亲早已故去。

这也是不难理解的。诗中说母亲养育了七个子女,那是说养大成人的,在古代,难免会有夭折,可见母亲实际上养育的孩子远不止七个!就算是这七个孩子,也累得她够呛了!古代,丈夫除了养家糊口,什么也不用干;而妻子除了干各种活,家务活,桑田活,还要拉扯儿女,劳苦更重。

母亲把她的青春和精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过早地老了,甚至还因为劳累,留下一身病。诗中说:母氏劬劳。《尔雅·释诂》云:劬,劳病也。这种病在古代妇女身上的发病率相当之高。就是今日之农村妇女,也易生此病。所幸今日之医学水平高,或可治疗,而在古代,尤其是三千年前,得了此病,只有受痛受苦的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