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12-4 13:45:00

第九章:庆历新政15

史载,张、吴二人负气倜傥,有纵横才,相与友善。二人因为累举进士不第,多年的寒窗苦读却输在了这最后一哆嗦之上。二人自负所学不凡,退而求其次希望在陕西边事中一展所学。然而却无人会、登临意。一怒之下,闻听李元昊称帝之后有意窥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果断越界去投西夏李元昊去了。

李元昊与语大喜过望,立刻引为谋主,从此张、吴二人得到重用。西夏数次用兵大败宋军,皆是张元、吴昊二人经度、运筹帷幄之中。雄材大略的李元昊立国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非常重视培养人才。除了兴学之外,积极延揽宋廷失意知识分子为我所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现成的人才不知利用,却去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那绝对是呆子!

张、吴二人为李元昊的帝业立下了殊勋,自己虽青史留名了,但因他二人所死的宋夏军民又不知有几许了。据此可知,简单的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怕也不尽然。

科场蹭蹬的绝非只是张元、吴昊二人而已,居‘宋初三先生’之首的胡瑗,被后世誉为开宋学先河的大儒:七岁善属文,十三通《五经》,家贫无以自给,往泰山、和孙复、石介同学,攻苦食淡、终夜不寢。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恐忧心也。如此人物、如此用功,科举也与之无缘。四十多岁,仍然在吴中地方做民办教师。景祐年间,才被范仲淹举荐入朝为官。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管勾太学,成了大宋最高学府的校长。他科场失意,弟子却占到科场登第者半数。这只能算做造化弄人,时也!命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