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12-12 20:18:45

第九章:庆历新政23

行文至此,有必要提及范仲淹的知人善任。在陕西边境数年,他发现提拔了大将种世衡、狄青,理学名家张载。

在赵宋立国之初,最高统治者就有意引导,历经数十年的潜移默化,于北宋中期的仁宗一朝,文官政治制度得以确立。文官掌握了话语权,引领了舆论导向,朝野之上形成了崇文的风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万般中就包括了武将。自从社会有了根深蒂固的歧视、轻贱武夫风气之后,武夫们也变的不自信起来。宋廷武将整体素质出现了大滑坡,一大批怯懦无能、见识平庸的武夫充斥军营行阵。偶有异于常人者,也会落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结果。两宋最著名事例无过于仁宗朝对名将狄青、王德用、种世衡等三人不遗余力的无端猜忌和压制。

狄青最初只是普通禁军一兵。在对西夏作战之时,因为作战勇敢,总是披散着长发,戴了一个青铜面具冲杀在前,西夏军兵当者立毙。狄青这种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的绝世武功,让西夏人吃尽了苦头,同时也引起了经略司判官尹洙的注意。

一次,尹洙不惜自降身份主动去和狄青闲聊起来。一接触说话,才知道狄青并不是他心中认为的只是一个‘杀人机器’,而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人。尹洙就把狄青推荐给了范仲淹,范仲淹拔冗亲自召见了狄青。了解之后,也觉得狄青是个可造就之材。宋夏纷争不已,正是国家用人之际,范仲淹对狄青寄予厚望。于是赠他《左氏春秋》反复叮嘱:若身为将领,不知古今之事,只是一介匹夫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