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周人自牧野一战后骤然进入历史的光圈,与翦商之前的低调相比反差真是不小;当周人建立的世界成为中华文明最粗大的源头时,他们遥远而朦胧的口耳相传就开始被后世人努力地追忆起来。与殷商民族完善而系统的文明记录不同,周人的故事零星而驳杂——后稷离奇降生,不窋落于戎狄,公刘复修祖业,古公亶父迁居岐阳,帝乙归妹于洽阳渭涘……组成一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碎片。后来,周人崛起,有了牧野大战的赫赫武功,有了“以暴易暴”的首阳忿歌,也有了现代史学之人对其毁坏性涂抹殷商文明的指摘,但周人,这支三千多年前从西北戎狄间走出的周人,发展了田禾稼穑农耕文明的周人,他们本性上始终是一个温柔的民族:他们坎坷苦难,却总是多愁善感;他们旦复旦兮地躬耕于垄亩,思维却诗意得卿云烂熳;他们脱颖于以暴易暴,而八百年的基业却大部分挣扎于被蛮力的征服间……最终,他们用所谓“郁郁乎文哉”的诗情画意艰难地谱写了悠久的历史和更加悠久的文明。

总觉得,周人的性情恐怕只有在沣滈以西的周原时代才更真实,但可惜如今有关先周的资料已经为数不多了,不知还有多少残破的甲骨默不作声地沉睡在属于自己的黄土地层,不知还有多少粗陋的青铜器能够从废品收购站被抢回①——与精美绝伦的殷商青铜器相比,先周时代的作品大都粗糙稚嫩得可爱,一个不小心挖出来的锥足圆鼎或袋足陶鬲有时候也不太容易和上一辈传下来的大锅区分得清;还有空空如也的竖穴墓室——甚至四墓道王侯级别的,都丝毫不比当地储存苹果或红薯的地窖看起来更加气派;然后还有只字片语、真伪难辨的上古残文留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争议和疑乱……当然,除了这些外,不该忘的还有一部诗三百。三百思无邪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包装成为读书人必修教材之一的诗经,好歹使得遥远的民风信息被最大限度地传递下来,也使得我们如今在数典的时候不致于过分忘祖。诗经虽有十五国风,但整部诗集其实都带有浓重的周风格,因为彼时各族各邦已不可避免被强大的“周流”所侵略,就连说话唱歌也没法不被周人的审美情调所感染。更何况,这部选集的主编本人就是铁杆周粉一名。所以,追寻周文化是绝对不能错过这本教材的。当然,目标再精确一点,可以直接锁定大小雅、豳风、王风和周颂。甚至,有时还可以参考一下秦风——在秦文公夺丰岐之后,秦人就加速了“去戎狄化”的华夏化进程,而他们的华夏化是直接从华夏文明主要设计者周人这里汲取经验的,所以后来,在某些方面,秦人比某些诸夏还表现得更像华夏——当然,这是题外话。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