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佛教舍弃的是短暂虚无的享受,追求是永恒的归宿,同样是积极的,只不过与世俗的追求不一样而已。君不见大部分僧人远离红尘,一辈子过着那种极为简单、清净、勤苦的生活;甚至许多出家人为了求道,或数年单独在深山中苦修,或一步一拜千里朝山,或闭关数月乃至数年,历种种苦行而求道,因为与世俗观念相异,故常被误解。现在陕西终南山深处就有很多出家人单独住在茅草蓬里或山岩下苦修,我的皈依证师就曾在终南山一个人闭关十年。出家人能舍弃世间种种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那种简单的、无求无欲的生活,这本身就需要很强的毅力。如果不是强大的精神信仰的支持,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q.敬佛菩萨像是偶像崇拜吗?

佛本无相,但要求普通人理解这个概念就很难。人总是愿意相信实实在在能见能闻的,造像是为了度众生,向普通人形象地表达佛教的意义。正如一个国家有国徽国旗等象征物,佛像寺塔等就是佛法住世的象征。

r.佛教不问世事吗?

大乘佛教讲究自度与度人,众生苦难,我当安之。入山修行也是学习度人的本领,大乘佛教要求佛弟子以广度众生为大愿。

地藏菩萨有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充分表达了大乘佛教的意愿。

如果跟佛门稍有接触,就会发现佛教中教化方面的免费读物、免费光盘很多;僧人到处讲经说法,寺院经常举办各种法会、短期学佛活动、以各种方式宣扬佛的教化,这些都是佛教广度众生的具体表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