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九章 汗位之途(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蒙古帝国自从经历了耶律楚材的上课,从窝阔台时代起,就已经开始起用汉臣。但是,汉臣们的地位并不高,他们只是蒙古帝国的工具,地位还比不上西域的色目人,只能排在第三位,充当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僚属。哪些色目人跟着蒙古人到中原来又干吗?还不就是捞钱,这就与一些儒生产生了矛盾。

咱们的有些儒生,还是有远大志向的,他们始终抱着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在这片东亚的土地上,这个“国”、这个“天下”,到底是谁的,儒生们经常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自己也经常把它弄得很混乱。

姚枢就属于这类人中间的一个,他字公茂,原籍柳城,生长在洛阳。窝阔台为汗时,由他人保荐,当了燕京行台的郎中。但他很快因不肯与上司同流合污,而弃官退隐于辉州(现河南辉县)。“时牙鲁瓦赤行台,惟事货赂,以枢幕长,分及之。枢一切拒绝,因弃官去。”

不久,忽必烈听到了他的名声,就派人把他请去,“世祖在潜邸,遣赵璧召枢至,大喜,待以客礼。询及治道,乃为数千言,……世祖奇其才,动必召问,且使授世子经。”这个时候,蒙哥还没有登上汗位。

姚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在忽必烈登上帝位的过程中,至少两次给予老忽极其重要的指点。

宪宗即位,诏凡军民在赤老温山南者,听有世祖领之。世祖即奉诏,宴群臣,酒罢,遣人止枢,问曰:“顷者诸臣皆贺,汝独默然,何耶?”对曰:“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赋之阜,有加于汉地者乎?军民吾尽有之,天子何为?异时廷臣间之,必悔而见夺,不若但总兵权,供亿之需取之有司,计之上者也。”世祖大悟,曰:“此吾虑所不及者。”乃以闻,宪宗从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