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德国柏林的火车站内,一列来自巴黎的火车停靠在了月台上,一群早已在车站等候多时的德国官员立刻迎了上去,酝酿了多时的笑容瞬间绽现出来,一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样子。至于是谁,能让这些容克地主出生的官员们如此殷勤?那也只有现在正成为欧洲话题人物的大清光绪皇帝了。

近代德国跻身列强行列,除了依靠后来居上的工业之外,便是其强大的陆军。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依靠军事**立国,而强大的陆军就是她的立身之本,在其击败法国统一德意志之后,依旧延续这一传统。可以说,在1888年之前德国都是一个典型的重视陆军轻视海军的陆权国家。到了俾斯麦时期,德国领导层根据当时的国情,进一步制定了倚重陆军的政策,把海军建设限制在仅仅足够应付防御的规模,而将节省下来的经费完全投入到陆军中去,打造出了一只震惊世界的一流陆军。属于新兴列强的德国并不像英国、法国这些老牌殖民国家,在海外拥有众多的殖民地,同时拥有数量可观的海军。在这个时代,在海外缺少落脚点的德国需要一个友善的国家与庞大的市场,而处在远东的大清,这样一个庞大但不强大的国家正是合适的人选,这次大清的皇帝能来,正是促进两国关系的好机会,自热要放低身段好好拉拢一番。

而在历史上,十九世纪末清、法两国出于各次的考量也的确走到了一起,从1882年到1890年正是清、德关系的蜜月期,德国为大清提供了大量的军舰与火炮,并且许多还给予了优惠。即便到了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开始疯狂的瓜分中国,德国在几个国家中的表现依旧算是最温和的。在侵占胶州湾时,对清政府也只是一威胁为主,并没有直接诉诸武力。在整个胶州湾事件中,德**队一共也就打死一名清军士兵。当然德国的这种所谓的温和,也只是表面上的,从本质上讲它依旧是一个帝n国主义国家。到了八国联军入侵时,德国就已经抛开了两国旧情,积极投身于侵略与掠夺中,其丑恶嘴脸与英法无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中国百年屈辱史中,德国一直不是欺凌中国最凶的一个,这也使得中德关系一向较好,在后来的国民政府中也不乏许多亲德份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