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科举考试的六个层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高度完善的时期,程序完备、制度森严,在社会上影响深广。现代人讲科举一般以明清科举制度为对象。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一个读书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完科举程序的。

读书人在获得功名之前统一称为童生。童生要想获得功名就得“入学”,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童试”。童试每年考一次,因此也被称为“岁试”。童试由县里组织,主要考一个读书人的文字水平,以及他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难度比较小。通过童试的人能够获得最初级的功名,被称作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点。获得秀才功名以后,读书人就从百姓阶层跃升到士大夫阶层。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遇官不拜,遇到诉讼或者刑事案件的时候,官府不能逮捕秀才,而只能传唤他到庭应诉。如果有功名的读书人的确涉及违法乱纪,地方政府要向本省学政申请,剥夺该读书人的功名后才能对他进行审讯并进入司法程序。所以秀才也可算是一个人鲤鱼跃龙门的第一步。秀才又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有一定的名额,入学以后由政府发给一定的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的名额;童试成绩一般以及新“入学”的读书人被称为附生。

县里的秀才为了能参加省里的考试,要接受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核。成绩优良的秀才才有资格去省里参加更高级的考试。这级考试被称为“科试”或者“科考”。科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