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阳明先生接着说:“五经也只是史。史就是辨明善恶以示训戒。善可以用来教化,因而特别保存善的事迹让人仿效。恶能够让人引以为戒,所以保存一些戒条而略去事情的具体发展经过,以杜绝奸邪。”

【解析】

按照严格的定义,经和史是两个不同的门类,中国古籍一般划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这说明经和史是有着清晰的划分界限的。在这里,阳明施展了他的“太极和面功”的看家绝学,三下五除二将经和史揉捏成了一个东西。如果是研究逻辑学的专家看到这里,可以情绪激动地斥之为“悖谬”。但楼主无意于和专家们穿同一条裤子,我更原意走入阳明思想的深处,一探阳明先生那卓尔不群的心曲。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一下,经主要是载道的,也就是主要谈论事物的本质;史主要是记事的,也就是主要记载事物的现象。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的理解,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和本质有明显的差别。显现个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

单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处的描述来看,经和史本来就是泾渭分明的两回事。别急,我再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现象和本质相统一处的描述。主要有三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