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嘉秀同学的议论,所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常用到的分析法,将事物的方方面面细细分割,然后再逐一比较,这种方法在现代的科技领域是用的最多的,是当代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思维方法。“整体偏执症”患者阳明当然用的就是千年一调的综合法了,现在我们来尝试着打开阳明先生的心结,看看他为何如此偏执于“一以贯之”的整体论。其实“一以贯之”提法的版权人是距离阳明约2000年前的孔子,阳明在这里依然是借用了孔子的说法。凡人的平凡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圣人的圣法是相似的,阳明和孔子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一致赞同“道”要“一以贯之”,为什么?

仅就王嘉秀的议论来说,阳明认为,无论是佛家和道家的出世而自修,还是儒家的积极用世。这个“理”是唯一的,自修之中含着用世,用世之中含着自修,是不能分割的。

为何说自修之中含着用世?自修之道,看起来是遗弃其他不管,只管自己,但是在儒家看来,“民胞物与一也”,意思是人与天地万物的来源是同一的,我们大多只看到了这句中强调的是其他天地万物是和我自身同为一源,却忽视了其实这句的意思也涵盖了“人自己本身其实也是世界的物的一部分而已”这层意思。

在佛家和道家那里,他们好像是遗弃了世界只局限在自我关照的一个狭小圈子里,但是既然你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在儒家看来,佛家和道家在“只关照自己”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关照着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在儒家这儿的体系里,关照自己的自我修养也好,关照家国天下的兴亡也好,他们关照的都是同一个东西——物。从这个意义上,“道”必然是“一以贯之的”。同样的,“用世之中也含着自修”这句不用讲,相信大家参照前面有关章节讲的“事上磨”,也就可以明白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