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范仲淹的先祖在唐末为避战乱,举家迁往苏州,其后数世都选择在吴越钱氏政权中作官。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吴越钱俶献土。范仲淹父亲范墉兄弟数人跟随钱氏入宋,赵光义除了优待钱俶一门之外,对于这些割据政权的归顺之臣,明知其中不乏治世才华者,却不敢大用,只是委以地方小官吏而已。这些二臣中,除了南唐张洎之辈为求富贵,不惜卖主求荣之外,多数人选择了逆来顺受,小心夹起尾巴做顺民。

屋漏偏逢连阴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范墉卒于徐州节度掌书记任上,留下孤儿范仲淹与寡母谢氏。孤苦无依的谢氏,不得已改嫁了长山朱文翰,范仲淹从此改名为朱说。

从年幼之时始,范仲淹的教育就一直没有荒废。据此可知,朱文翰并没有因为他是个拖油瓶而歧视他,朱应该是个厚道人!

朱文翰于长山为官之时,范仲淹与一名同学借寓长山醴泉寺刻苦读书。为磨砺心志,两人每天煮一锅粟米粥裹腹。等到粥凉了之后,就用刀划分为四块,二人早晚各吃两块。菜只是白水加盐加几根韭菜而已。范仲淹的这种刻苦学习经历,便是传之后世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在苦读数年之后,范仲淹离开朱家,只身去了南京应天府书院继续读书,此行并非完全是求学深造。一说为范仲淹在长山无意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二十三岁的范仲淹耻于寄人篱下的生活,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京。希望通过发愤苦读,不再依傍朱家、重振家风。不过从史料记载范仲淹是以朱说的名字应试来分析,这个说法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